7月26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指导,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兰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甘肃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多家承办的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2025年科学技术年会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研讨会在兰州理工大学成功举办。近百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主题,共同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出谋划策。
本次年会由开幕式、签约仪式、主旨报告、十二个分会场等四个部分组成。开幕式由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白志红主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省科学技术协会、兰州理工大学的相关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兰州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多方合作,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共同筑牢甘肃生态安全屏障。
展开剩余72%在特邀主旨报告环节,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侯立安,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夏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席北斗,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宁平,井冈山大学校长罗旭彪,贵州大学副校长周少奇以及江南大学张光生教授分别从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突破与可持续发展、“同建五个‘生态’,共筑美丽甘肃”、关于固体废物资源化与风险防控协同的思考等多个角度为我省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理念。
同时,年会专门设置的墙报交流区域也吸引了众多关注。该区域展示了围绕会议主题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典型案例或阶段性进展,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广泛传播与交流。
下午的十二个分会场聚焦生态环境领域前沿议题,围绕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寒旱区生态修复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主题作报告交流。各分会场召集人精心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积极参与,通过报告、研讨等形式,深入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搭建了一个高规格、多层次的交流平台。通过深入研讨与交流,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凝聚了各方共识,为推动甘肃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省生态环境厅及其直属单位、市(州)生态环境局、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省环境科学学会会员单位约300人参加本次年会。
发布于:北京市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